画家李良,60年代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,长期做基层美术工作,30多年来,他除了画油画,还搞过版画、中国画、宣传画,甚至做过泥塑,刻过剪纸,80年代中期,他在继续作群众美术工作的同事,考虑如何更专的问题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他发现了瓷绘技巧及其效果的特殊性,于是利用唐山陶瓷材料多、便于烧制的有利天剑,开始画风景瓷绘——用油性瓷色在画近于油画版的风景画。十多年来,他摸索出了一套很有特色的词汇技巧,创造了许多出人意料、充满诗意的瓷绘作品。传统瓷绘(或许“彩绘”)产生于唐宋间,最早是被是人形容为如“琢玉红”的釉里红(釉下彩),后发展为元代青花釉里红(釉下彩)和明代斗彩(釉下青花与釉下红彩相结合)、青花五彩,清代又有康熙古彩(釉上彩),融入了西方瓷料与瓷绘的珐琅彩,以及受珐琅彩启发而创造的粉彩。其中珐琅彩和粉彩具有较强的绘画性。20世纪陶瓷生产中的瓷绘,大多沿袭传统工艺,以摹仿绘画作品为宗,流于非绘画非装饰的尴尬地位。新时期以来,陶瓷壁画为不少画家所青睐,瓷绘开始脱离器身独立出来,其工艺过程,大抵都是画家先作画稿,然后由瓷厂分块烧制,最后安装。但如何充分发挥瓷色、瓷地本身的特性,使瓷绘艺术具有不同于一般绘画的品格,始终是一个困难的课题。
李良的瓷绘属于釉上彩,也像壁画家那样是脱离了瓷器的独立创作。不仅如此,他还疏远了相应的设计性和传统勾线、配色、研色、填色、洗染诸种工艺,而归于纯粹平面上的
个人绘制。他面对的问题是,瓷板硬度高,光滑,无渗透性,而油性瓷色极具流动性,无法像水粉画或油画色那样层层覆盖或一次次修改,在纸、布上作画的技巧经验,几乎无用武之地。经过无数次的实验,李良创造(包括借用、挪用)了一系列新的技巧和方法,它们大体是:
1.擦刮法:
涂色后再擦去、刮去,并留出擦刮痕,以表现其某种坚硬、锐利、相对光洁对象,如山岩峭壁等。《绝壁》中的崖壁,便是擦刮而出的。
2.拍按法:
根据需要涂色后,再用海绵等物进行轻重不同的拍按,一般多用于刻画色调柔和的对象。《月朦胧》中的天空与雪地,都是拍按出来的。
3.刻划法:
底色将干未干时,用刀子、铁笔一类的工具划刻,刻出各式各样的图形。《坝上金秋》中一排排白色的远树,便是刻划的产物。
4.流淌法:
利用油质瓷色的流动性,有控制地使它们流动成某种自然肌理,并将这种肌理结合到整个绘制过程,成为画面的有机部分。《月夜》中的远景山石,就部分地用了这种方法。
5.油渍法:
涂绘某种色彩后,再滴洒松节油或酒精,使油色产生分解变化,形成某种效果。《倦鸟》中岩石的斑驳肌理,就是以这种方法做出来的。
6.戳点法:
施色后,再以笔或工具戳点,点出某种适合对象的形质,同时留下戳点的“笔触”,形成某种意味。画草地、有明暗的岩石等,多用此法。《大卵石》中卵石,就是戳点出来的。
对李良来说,这些画法不是为了玩技术花样或单纯的创新,而是为了适应和发挥瓷色、瓷地的材质特性,为描绘与表现的需要而创造的。其作品没有丝毫纯技巧的炫耀,足证明这一点。新技巧包括制做肌理,如流淌与油渍两法,让人想到水墨画中的肌理派和流行一时的五笔画。李良是否受到了它们的某些启发,不得而知,但很明显,他仍以各种有难度的手工绘
法为主,并不依靠机械性、物理性或化学性的肌理效果,并不把作品的成败最终寄予偶然性的肌理制造。正因如此,他的画没有无笔画和肌理性水墨画常有那种公式化和单调。
这些新技法学起来并不很困难,但要真正把握它,使它具备充分的表现力,必须有相当的绘画功底。李良有较为扎实的油画、中国画技巧,又有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多方面的素养,能够利用这些新技巧创造心中的意象。并赋予它们以较高的格趣。恰当的空间布置,生动的形象塑造,精致的色调处理,都源于此。不妨说,新技巧的创造是重要的。但新技巧还不能保
证艺术的成功——绘画功底及相应的艺术素养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。这犹如水墨画仍以造型与笔墨为基本功底,是一样的道理。
创造风景画(甚至风景写生),需要画家的才情——对自然意象的独特感受,而这种感受是与画家的艺术手段联系在一起的。李良的瓷绘既本于他的油画,又和其自然感受与西画色彩、造型空间把握息息相关。强烈的真实感,浑厚有力的表现,生机勃勃的气象,细腻的抒情刻画,都和他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多方面观察感受方式千丝万缕地联系着。
奇异多姿的瓷绘,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制作。它适宜作壁画,也适合各种环境镶挂。它硬度高,不怕水,不惧潮湿,又是一次性的,其潜在的艺术品质和能量可与纸绢作品相媲美。我想,无论从创造的价值和市场的价值,它都值得关注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